中華民國教授學會是一個致力於促進學術交流、培育優秀教授的組織。該學會聚集了來自各個科研領域的優秀教授,通過舉辦學術研討會、講座和培訓活動,為會員提供學術交流的平臺,幫助他們拓寬研究領域、提升學術水平。
中華民國教授學會每年都會組織多個學術研討會,涵蓋了自然科學、人文社會科學和工程技術等多個領域。會員們可以在這些活動中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,與其他學者進行深入交流,拓展研究視野。此外,學會還邀請國內外知名學者來進行學術講座,為會員提供前沿科學知識和研究方法。
除了學術交流,中華民國教授學會還積極開展學術培訓活動,幫助會員提升教學水平和科研能力。學會組織了多次教學工作坊和科研方法培訓班,讓會員們學習到最新的教學理念和科研技巧。這些培訓活動不僅提高了會員的教學和研究水平,還為他們的學術事業提供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。
中華民國教授學會致力於培養優秀的學術人才,幫助他們成為在自己研究領域中的領袖和引領者。通過學會提供的學術交流平臺和培訓機會,會員們可以不斷學習成長,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術實力,為中華民國的學術發展做出貢獻。中華民國教授學會將繼續努力,成為更多學者學術交流、專業培訓的首選機構,為中華民國的教育事業添磚加瓦。
文/吳德榮
三立準氣象‧老大洩天機
昨日已是第4天、有局部性「大雷雨」或「豪雨」發生。今(11日)晨台灣上空雲層消散,西南部近海另有雲系接近中(左圖),伴隨降水回波(右圖)。截至4:53各地區平地最低氣溫約在23至25度〔北部(基隆七堵區)24.1度,中部(彰化芬園鄉)24.4度,南部(高雄杉林區)24.5度,東部(花蓮壽豐鄉)23.3度〕。(再降請自行更新)
最新(10日20時)歐洲(ECMWF)模式模擬顯示,今日至下週一(11至17日)「滯留鋒」持續在北部海面徘徊。台灣都處在鋒面之前的暖氣團內,未降雨前、天氣悶熱,要防曬、防中暑。鋒面前的西南風挾暖濕空氣,大氣很不穩定,西南部不定時有局降雨的機率,午後局部性強對流發展,常伴隨「劇烈天氣」(雷擊、強風、瞬間大雨⋯)致災,對流胞亦偶有延續至夜間的現象;應注意中央氣象署發布的即時訊息,山區亦應慎防連日累積的降雨,帶來坍方、落石、土石流的威脅。今日各地區氣溫:北部24至34度,中部24至34度,南部25至36度,東部23至35度。
最新模式第8至10天(18至20日)的模擬顯示,「滯留鋒」仍在北部海面徘徊,天氣型態改變不大,大氣持續不穩定,但為期末的模擬,應續觀察。
圖:今(11)日4:30紅外線雲圖顯示,台灣上空雲層消散,西南部近海另有雲系接近中(左圖),伴隨降水回波(右圖)。
以下文章來自: https://www.setn.com/News.aspx?NewsID=1482353